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
流着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
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落
也不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是不是像我整天忙着追求
追求一种意想不到的温柔
你是不是像我曾经茫然失措
一次一次徘徊在十字街头
因为我不在乎 别人怎么说
我从来没有忘记我
对自己的承诺
你是不是曾经一个人低头默默工作
就可以干出不错的成果
你是不是曾经自己整天忙着追究求
就可以完成目标
而如今
企业越做越大,效率却越来越差
营业额越来越高,却没有利润
年度会议目标高远,开会神采飞扬
团队干起来却七零八落
那么,你该上方老师的课了
先总结一句,方老师的课非常适用企业实战,建议企业家都要来听一听,而且要带骨干来听,认真、专注的听,收掉手机不被打扰的听,相信一定会收获成果。
老师两天的课讲的节奏很快,如果问我讲什么,用一句话概括的话,那就是当你有了战略意图的时候,教你如何拆解战略目标,如何落地。从激情四射的愿景使命到理性的可量化执行。
特别感谢不来上课的同学们给了我们小班授课的机会,深度学习并体验BLM模型。
差生总是需要可视和故事,老师用攀登珠峰的案例给我们深入浅出的介绍了BLM的模型原理。把差距分析比作“我们当前的位置”,把市场洞查比作“查看天气预报环境变化”,把创新焦点、业务设计、战略执行比作怎么去哪里,把战略意图比作“目的地”。在我们的大脑中建立了BLM的基本模型。
老师说,“有方法叫训练,没方法叫磨练,没有一个世界冠军是磨练出来的。”
训练就一定有方法,这个方法的七梁八柱模型就是:战略设计与执行设计,也考验一下自己学完了还能不能完整地画出这个模型,勉强还是可以的。
左侧是战略设计,右侧是执行设计,当你有了战略之后,就是要拆解关键任务,搭建组织架构、寻找人才、建设氛围与文化了。
所有的工作总结起来就是四个方面,但不是知道就够了,是每一项下面都有无数的工作。
重要的是分解组织架构怎么搭,人才怎么找怎么用,关键任务怎么分解,企业文化如何建设,最重要的是将这些目标从语文状态过渡到数学,如市场占比、客户满意度、交付及时率等等。
我们都明白做企业战略定目标执行设计其目的都是增长,但更应该清楚增量一定在未知区域和非舒适区。你不得不直面自己最痛的地方,把差距找出来,并且把语文语境转化了数学语境那也是特别难受的事情。但是,当你想明白了,自然就通透了。
下面记录一下几个特别有效的模型:
如果你总是纠结员工不知道怎么考核,到底去还是留,留应该怎么用,这个模型以价值观和业绩组合而成的坐标轴,我们就可以知道把员工放在哪个位置里了,如何处理就一切明了。补充一张价值观评分表,价值观也是可以被数字化的。
第二个模型:ANSOFF矩阵
提供支撑目标和弥补差距的框架,把我们的企业情况放到这个模型里,我们就会知道做什么了,所以我们来第三个模型,
业务设计三大步骤:
客户选择:营销并不是企业说服一些毫无特性的客户群体来了解我们。而是与某个 具体的客户群体进行长期的对话。
价值主张:客户关心什么?有哪些痛点?如何满意痛点?
价值驱动:人才、研发、工艺、计划、采购、制造、销售等等
价值驱动的内容就是我们每天遇到的事情,听到看到都觉得很有道理,只是有道理当然还是不够的,两天的课程,给到我的体悟,做企业一定要拿着放大镜去看待执行设计,不断的深入,用5why工作法不断深究,直到清晰的知道目标完成的量和指标。
用老师的一句话说就是:从来没有感觉到战略和执行是这么的清晰的。
但是……还不够,老师教战略执行,最重要的就是怎么执行,实操必须来到,人就是这样,一看就会,一做就废,讲了回来自己干,那还有谁会?
通过工具选择和自我添加就可以做出属于自己的战略设计与执行设计。看似简单,其实也难,难在要自己把事想明白。
整个解码的过程,正好论证了战略管理的四项基本原则说的:1、战略是不能被授权的,一定是领导者自己亲力亲为;2、以差距为起点和导向,就得真实地剖析自己的短处、痛处、差距;3、制定 与执行紧密结合,重在落地结果,以结果为导向;4、终年持续不断优化中,复盘优化持续改善。
最后,用开头的歌名结尾,《我的未来不是梦》只有真正“化战略为执行,化使命 为成果:,我们的未来才会不是梦!
感谢方老师的激情授课与认真解答,感谢张京老师的组织和陪伴,感谢德鲁克先生。期待2023再续德鲁克情缘